400-6809-622
EN

2025类器官产业融合创新峰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5-26浏览次数:

5月23日,由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艾力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类器官产业融合创新峰会”在深圳盛大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院士学者、产业领袖及科研机构代表,通过前沿技术分享、跨学科对话及产业资源对接,呈现了一场学术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知识盛宴。


大咖领衔:擘画类器官技术发展新方向

深圳市医学会会长、广东龙城医院院长蔡志明率先为大会致开幕词。他表示:“全球范围内,我国将类器官技术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系统性推进类器官技术的发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期设立了 ‘研究创新、验证与应用办公室(ORIVA)’,标志着美国在减少动物实验领域迈出制度性突破的关键一步。欧盟推出《地平线欧洲战略计划 2025-2027》,明确将类器官作为核心的非动物技术开发对象,并致力于促进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从依赖动物模型的‘经验驱动’转向基于人体生理的‘数据精准化’。尽管仍需攻克标准化、规模化等难题,但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的协同效应已显。未来,类器官与AI、器官芯片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药物研发迈向更高效、更伦理的新纪元,为精准医疗与全球健康提供核心支撑。”


主旨报告:精彩纷呈,展现前沿成果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精准组织工程课题组刘开政副研究员首先带来主旨报告《PIC水凝胶:解析组织力学的合成纤维状柔性基质材料》,分享了团队在类器官3D培养基质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产业化进展。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马少华以《类器官合成生物制造与医药研究应用》为题进行报告,讲解了类器官作为突破药物研发困境的机制与整体解决方案。

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邹畅教授课题组-宋惠彬博士后则带来《靶向微环境的异质性发现实体肿瘤精准诊疗新策略》的分享。

陈凯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艾力特公司提供的从类器官计数和活率分析、类器官灌流培养和扩增,到类器官的实时高通量成像分析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并通过类器官模型构建、类器官建库、药物筛选与药敏检测等案例,进一步阐述了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助力类器官领域提高研究效率,加速应用转化。

刘禹博士,聚焦iPSC衍生的细胞治疗类产品的开发,展示了艾力特新一代灌流培养系统CTF2如何突破iPSC的扩增与分化瓶颈。在升级规模,于同一封闭系统内完成iPSC衍生胰岛类器官的胚胎类器官的形成、扩增、分化及换液等关键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理想的类器官数量与超高的阳性率,为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之后,深圳官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苹与清源至芯(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伟分别带来《人源全类器官平台与再生医学》及《生物3D类器官及其应用探索》的报告,让我们看到其在新药研发和再生医学领域研究及3D生物打印对器官再生的未来图景描画。

专家们的分享,加深行业对类器官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以及监管趋势的理解。此外,本次大会还设置了茶歇交流等环节,为与会者提供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让参与者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的研究成果,激发了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融合

本次峰会围绕类器官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有效地搭建了一个共享知识与经验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分享与合作,为推动类器官技术在突破规模化培养、标准化评估等瓶颈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本次大会也展示出艾力特生物科技在推动类器官前沿技术研究领域所释放的动能。艾力特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为生命科学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让生命更健康。

语言版本

中文English
应用
免疫细胞领域
干细胞领域
抗体
疫苗
BSL-3/4生物安全实验室...
研发实验室/QC实验室
啤酒质量控制
无菌制剂
组织工程/医美
植物/植物组织培养
产品
无菌控制
细胞分析
培养/试验
生物制药工艺
服务
资讯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展会信息
产品文章
关于ALIT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扫一扫,立即关注